第243章 辞旧迎新(1 / 2)

第243章 辞旧迎新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块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这是一首老京都人耳熟能详的过年歌谣,但歌谣里所描绘为过年而忙碌的场景,在现如今这个年景儿,却看的没那么齐全了。

除了扫房子收拾卫生这种体力活儿,像是粘糖瓜、炸豆腐、炖肉、宰公鸡等为过年准备食物的环节,却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参与,甚至穷苦的人家过年连顿素馅饺子都吃不上。

可即便是这样,也依然阻挡不了眼下人们对于过年的向往。

说白了,这时候的人们期盼过年,除了对家庭团聚、明年会更好的向往外,更多的还是更侧重物质一些,估摸经过那个缺衣少食年代的人们决不会耻于承认这一点。

因为这时期大部分家庭的伙食基本上是窝头、稀粥和咸菜,即使偶尔有细粮上了桌,那也是得可着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老人们还好,但年幼不懂事的孩子们可不会想那么多,可怜巴巴的哭闹样儿,让人看了无比心酸。

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节衣缩食了一年的人们才会舍得拿出平日里的积攒,虽说再加上副食本拢共也没有多少好东西,可至少这一天大家伙儿都能沾点儿荤腥,混个肚圆儿解解馋。

除夕这天何援朝在厂里待到下午一点多,才在零星的鞭炮声中骑车往家赶。

本来丈母娘,干妈都叫了他们两口子去过年,可全被何援朝以第一年回家必须去老宅的理由给婉拒了。

看着路上这个点儿的人都喜笑颜开、行色匆忙往家赶的模样儿,想着在家里等自己的媳妇儿,何援朝也不禁加大了蹬车的力度。

风驰电掣的赶到家,刚一进院儿,何援朝便遇见了从屋子里端着浆糊盆子出来贴春联的李学文。

“援朝过年好啊!”

“李哥你也过年好。”

“咋,这是刚从单位回来?”

“嗯,不过去看一眼有点儿不放心。李哥伱这也刚回来?”

说着,便努嘴示意了一下李学文手里的东西。

“没去单位,早上去协和了。”

“老爷子咋样了?

……

自打见过张敏后,李学文虽说还有点儿防着何援朝的意思,但也不像过去那么疏离了,尤其是前几天听了赵文慧说的事儿,更让他心里多了几分感激。

没等俩人寒暄完,何雨水便从何援朝家里窜了出来。

“二叔,都等你半天了,你咋才回来?”

李学文见状没等何援朝说话,就笑着道:“援朝家里人都等急了,赶紧屋去吧,有时间了咱哥俩再聊。”

装着生气的样子斜楞了一眼自家侄女,何援朝才转头对李学文笑道:“那行李哥,得空了再聊。”

说完,就推着车子跟何雨水往自己家这边走。

“不是说好了我和你婶子去柱子那过三十吗?你怎么还来这边了?”

“我这不是想二叔了吗?咋,你不欢迎我来啊?”

……

看着说说笑笑走到何援朝家窗户根儿底下停车的叔侄俩,李学文也赶忙转身贴起了春联,忙乎完手里这点儿活儿,他还得赶到自己妈家那边吃饭呢,老婆孩子都在那等着他呢。

等何援朝支好车子,叔侄俩一进屋,何雨水便当着张敏的面儿给自己邀起了功。

“二叔你今儿可得好好谢谢我,要不咱家到现在春联都不一定贴上。”

何雨水的话音刚落,正往一个布袋子里装瓜子、花生的张敏便忙抬头接过话茬道:“行行行,一会儿保准让你二叔多给你点儿压岁钱感谢你。”

说完,还笑着瞪了嘻嘻哈哈的何雨水一眼。

听了俩人的话,何援朝有些懵,刚想开口问咋回事儿,一旁的张敏就又开口道:“行了,你这都回来晚了,赶紧收拾东西吧,咱们赶紧过去帮着忙乎忙乎,于莉还怀着孕呢。”

这一打岔,何援朝也不好再问了,答应了一声便乐呵呵的出门往厨房走。

从厨房的一口缸里拿出丈母娘给送来的一块儿羊肉和一只已经收拾好的鸡,盖好缸盖压上一块石头,何援朝才锁好厨房门拎着东西快步回了屋。

把拿回来的鸡和羊肉用一个灰布兜子装好,又打开自家媳妇儿装好的布袋子看了眼,何援朝才点头笑道:“得了,齐活了,咱们这就走吧。”

闻言,张敏跟何雨水也不墨迹,利索的穿好大衣便拎着桌上的两个袋子往外走,何援朝看了眼炉子,见着的差不多了,封好炉门后,才拿着锁头出了屋。

听着院儿里各屋传来的嬉闹声,看着家家户户门口贴的春联,何援朝此时再也没有了前世的孤独感,张敏、何大清、傻柱兄妹,这些人现在都切切实实的成了自己的亲人……

“锁门啊!在那愣着干啥?”

看着盯着门框上的春联一动不动的自己爷们儿,张敏忍不住出声催促道。

“来了,着啥急。”

一边说着,何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