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返程回京(1 / 3)

第260章 返程回京

第二日,10点多一点,王馆长、三德子、米道长和苏木一行人来到了目的地。

竟然是曾经大明宫的位置。

七个黑影是被焚蒸而亡的七名干尸所化。

一个直径超过三米半的大泥罐。

里面有七具干尸,罐内没有任何衣服和陪葬品,这意味着他们被装入罐中时身无片缕。

泥罐内外都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符号,用梵语写的佛教经文。

此时王馆长的历史底蕴就展现出来了。

他通过大泥罐的形状,推测出其跟唐玄宗时期的一种瓮的样式极其相似,推断这些人是唐朝时期。

瓮,指的是盛水、酒或者菜的陶器,苏木自家的大缸,在某些地区也都是被称作瓮。

包括苏木上一世的记忆,那也是被叫做瓮。

他是领队人,负责实际动手的,事后还要写总结报告的。

有人告发周兴与人谋反,女皇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严办。

但苏木却觉得这是三德子通过说话来缓解内心紧张的一种方式。

越是到了这种时候,三德子就越是有点不着五六。

唐朝时期,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来俊臣和周兴更是酷吏中的酷吏,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不少的官员百姓,但恶人总归是报应不爽……

唉,见识不是随着苏木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体会而增长,家人们,这种烦恼谁懂啊。

但这些都是小瓮,功能就说明了不会有什么大用。

来俊臣果然照做,迫使周兴认罪。

来俊臣思索良久,得出一条妙计,于是约周兴喝酒,以诚心请教的方式问周兴:我平日办案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老兄可有什么办法?

此时已酒过三巡,周兴很是得意,便显摆的说:“这好办,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瓮里,还有哪个犯人不招供呢?”

时隔千年余,见到此景依旧觉得不寒而栗。

王馆长如数家珍的点评道。

“有没有闻到烤肉的香味儿?”

可眼前这个瓮则很大,直径都超过三米半,足足可以装下十几个人的样子。

三德子是四个人里最活跃的,比年龄最小的苏木还要上蹿下跳。

三德子从瓮口把探进去的脑袋收了回来。

王馆长看向米道长。

刘队长帮着王馆长总结道。

“接下来怎么处理呢?”

经侦的刘队长开口问。

三德子这会儿也从四周溜达完,回来恰好听到了刘队长的话,跟着补充了一句:“我刚看了,这四周都是石板,就有可能是刑房类型的房间。”

旁边米道长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

王馆长点头。

呼吸有点重,把陷入脑补的苏木惊醒。

三德子打趣了一声。

这就让在场的四人都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個词儿:请君入瓮。

“也就是说,这里是唐肃宗时期,皇家惩戒官吏的酷刑导致的?”

“这七个人都是被活活烤死的。”

其实他们对来因并不在意,更在意事情解决掉以及自己的行动报告。

“看瓮的样式,最有可能是出自唐玄宗或者唐肃宗时期,但唐玄宗可能性不高,按照历史记载,他是比较排斥佛教的。”

“具体能推测出什么朝代吗?”

这本就是他们经常做的事情。

“这里面有一圈钩子,估计就是固定犯人的吧。”

米道长却突然摇头:“去寺院请和尚来做个法事吧,再送这七人入土为安,应该就可以了。”

脑海中却自动脑补出了那副画面。

说完,米道长又对王馆长说道:“这瓮可能对研究唐朝时期的酷刑有点用,不如我们复刻一尊缩小版的带回去吧。”

王馆长叹息了一声。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避免这群亡灵再次出来害人。

苏木望着眼前的一幕。

“大明宫也是唐朝皇宫所在地,这瓮距离大明宫正殿不足2里地,唐朝的刑法最擅的就是火刑,再者,这瓮上的经文应该摘录自《地藏经》,而唐朝皇家崇尚佛教……”

一个大瓮被放在灶火上烤,瓮内被捆绑着的七个人不断挣扎再逐渐的安静,最后被活活烤成了一具具干尸……

“这下面还有个洞呢,像是专门放柴火的地方,哦,这是属于木灰吧……”

而且这瓮里的干尸能成为冤魂,而且还是具备一定拘魂能力有支配铠甲士兵的能力,说明或许他们中是有具备简单意识的个体。

或许跟瓮就有某种关联也不一定。

很有考察的意义。

“刘队长,这里要先封锁起来,我们需要联络考古机构来对文物进行保存,另外请和尚过来做法事,也拜托你们了。”

王馆长吩咐道。

苏木偷偷瞧了米道长一眼。

他正全神贯注的望着大泥瓮出神。

虽然看三德子和王馆长的表情和反应,感觉米道长的提议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