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重返晓市(1 / 3)

北新桥百货商店一大早生意就特别好。

陈大奎跟着苏木等了好一会儿,感觉人流量少一些了,才慢吞吞的进了店内。

苏木的目的就是了解物价的实时行情。

他的做法一点都没避讳陈大奎。

反而每一步都会跟陈大奎说明。

“大奎,一会儿到了店里,感觉哪些东西可以在晓市看到,或者能换到,就重点关注一下价格……”

“好,我知道了。”

北新桥百货商店很大,里面东西也是琳琅满目的,摆的种类特别的多。

服务员依旧是爱答不理的样子,像是只要是进店打扰她们嗑瓜子聊天的,都是欠了她们家十两银子似的。

苏木问价很少,多数都是在看。

私媒需要随手礼,官媒,也就是居委会街道办的大妈,但凡够了年龄的,是一定会问询一声的。

毕竟阎埠贵的抠搜算计,苏木早在四年前就领教了。

俗话说,进了腊八都是年。

毕竟苏木的耳房和陈大奎的房子其实是苏迎军分配的房子。

陈大奎一家自然更没法搬走了。

两条鱼让陈大奎带回去,自己也拎了两条。

不上班,起床就不用那么早。

钓鱼小王子的称号早就时过境迁。

自动屏蔽了陈大奎。

太阳打东边挂着,温度已经有点回暖了。

就……静观其变吧。

过往人群络绎不绝。

天大地大谈恋爱最大。

估计是背诵价格表呢。

“怎么了,说来听听?”

大家伙的精神面貌都相当不错。

毕竟无论从哪层关系分析,他也是站陈大奎的。

陈大奎掀开门帘子从店内走了出来。

等陈国荣出狱,一家团聚后再考虑么?

苏木点点头,表面上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直奔东晓市。

现在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学历摆在那里,想来差不了太多。

陈大奎出了商店,走了五六步,就莫名的歪过头,啐了一口。

匪夷所思的钓鱼技巧。

所以阎解成为了面子,怕对方认为自己‘认识的朋友’上不得台面,于是装作没看到,没听到,没注意到。

再者说,住的房子还不是自己的,这是在整个这一片街坊邻居都心知肚明的。

就是那种两侧用几个红砖摞起来,中间架上一块水泥板的路边小台子。

“苏木,以前你就是这么钓鱼的吗?”

点多了他心疼。

一边走嘴里还在嘀咕着什么。

苏木对其中一个有点面熟。

可就算不安排人住,空房也是要收归街道办统一管理的。

“刚才那些价格都记住多少了?”

已经有四年没有再来这个地方了。

积攒了不少的私房钱。

而还有一部分,却压根没有记住。

长了一副人高马大的样子,但跟苏木并不是很熟。

精致的lot房子,刚住没多久,也就没当个正事儿,先拖着了。

借了一个老大哥的鱼竿,展示了一把真正什刹海龙王的实力。

斜对面胡同里走出来两个人。

可能是远远的看到了,但隔着马路挺远,倒也没打招呼。

哪怕陈大奎心里不舒服,也会释怀一些。

苏木悄悄的推门来到院子。

除了肉没别的,吃一顿太吓人,而且一般人也真的吃不起。

瞅了两眼才发现是阎解成。

陈大奎这方面天赋或许一般,一圈转下来,有点云里雾绕的。

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只有几个老人,还能依稀认出苏木,跟那个传说对上号。

过了今日,如果再来吃烤肉,或许陈大奎就会底气足一些了。

偶尔也就一辆绿色小吉普驶过去。

陈大奎也是刚扛完了包,一身灰尘,有些脏兮兮的,显得比较狼狈。

入了冬,京城人都好这一口。

现在重新回归,还没扎进人潮呢,就已经闻到了熟悉的气息。

临到傍晚,苏木带陈大奎去了什刹海湖沿儿上溜达了一圈。

“是不是没见我拿回家多少?”

然后,苏木就看到了这俩住在同一个四合院的同一个前院里的邻居,竟然视若陌生人。

还没到商店门口就直接过了马路。

但苏木一个人住耳房挺好的。

一个半小时不到,苏木就已经从东晓市到西晓市,再回到东晓市和西晓市的交叉口。

如果再过十几二十年,入了冬涮羊肉的有,吃烤肉的会更多。

看样子也是要去百货商店买东西的。

其实,陈大奎

跟了苏木后也谈过一回。

苏木给陈大奎小露了一手。

只不过价格喜人。

就这么不明不白也挺好的。

不是亲兄弟,也就不用算那么明白账。

还有人认出苏木,跟他好一阵热情攀谈呢。

甚至于,苏木发现了,对于一些产品,陈大奎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