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女帝的科研攻略30 植物科学家登基了……(2 / 3)

李元青跟在女帝身边,自然知道正常官员来往没有这样郑重其事的,除非真得罪人了。

这些人话里话外说他们得罪了女帝,挨了板子,又低声说不能招惹他李元青,李元青心里更奇怪了,女帝打他们板子难不成是为了自己?

他客气地同他们说了几句,趁机试探:“几位,为何受了女帝责罚?”

然后李元青就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仿佛见鬼了般,惊慌失措起来。

“没有没有,一点点小事。”

“没有女帝准许,下官不敢乱言。”这可不是他们造谣,而是女帝的意思。

但是女帝的意思自然是嗯,不好揣摩的。

李元青既然问起他们来了,他们就不能说漏嘴,更不能说出什么让他误会的话。

“您要是想知道,大可以问问女帝陛下。”

几人说完,李元青点头,他们便恭恭敬敬缩在队伍后头,再也不肯开口小声说话。李大人耳朵好使着呢……

郁锦音是从山上下来,盥洗完毕,吃完早膳,准备上朝,先叫来起居郎问话。

“十一月份天气马上就转凉,菜市上有什么消息?”

姚起居和刘起居立刻答:“东西南北闹市,共有菜七种。”

“寺庙中并无乞儿。”

然后他们说起来郁锦音之前要求他们观察的街上有什么畅销物件。

“陛下慧眼,街上出现了一种名字叫‘圆车’的物什,人坐在上面,用脚蹬一个‘圆车’中间的一对脚撑,这圆车就能跑起来!比人力抬的轿子快,若是蹬地再快些,或许能赶上马车也不一定。”

“微臣出钱三千两,那人不肯卖,微臣便作罢了。”

郁锦音觉得有意思,这应该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人力脚蹬车了,曾经它的出现,启发了更多的人力机械。

“很不错,既然对方不肯卖,那便罢了。还有吗?”

两个起居郎知道女帝不是一般人,是从异界来的,这种‘圆车’并不能引起女帝的吃惊,也许女帝之前就见过,这是不是说明北朝也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呢?

“还有,开了不少卖笔墨纸砚的店铺。一条街里面以前最多只有四五家,现在臣从东走到西,居然有十家。”

女帝道:“这是自然,全北朝都知道了各地新盖私塾和书院的消息,读书人多了,笔墨纸砚需求量自然高了上去。还有吗?”

“还有的陛下,微臣在街上看到一种透明的物质,好似是陛下在郊外的‘玻璃大棚’,但是陛下的玻璃大棚是柔软的,戳破后可以恢复,那位汉子卖的‘玻璃’是硬的,臣用手敲了敲,邦邦作响呢。”

“那人说,他有材料,可以做出来更多,如果材料够多,还可以做出像陛下您放置在郊外田地上面的那种‘玻璃大棚’。”

这种玻璃很有可能是硅酸盐做成的非金属材料,“百姓们怎么说?有人买吗?”

“百姓们想买啊,但是太贵了,一只玻璃的杯盏,居然要五十文钱,有人说他不如去抢钱啊,但还是有不差钱的买回去了。他生意还不错。”

“只不过下午的时候,臣回宫时听说,这个卖玻璃的出事了。”

郁锦音示意他继续说。

“臣听闻,有另一帮人也想做出这种‘玻璃’的物质,哪怕跟陛下您的‘玻璃大棚’不一样,也能挣很多钱,说不定还能制成新的‘玻璃大棚’,所以这伙人就跟踪那个汉子,跟着他到了山洞里后偷师学艺,结果汉子也有一拨人,这两拨人打起来了,出了人命,然后就有人报官——”

估计现在双方当事人已经在衙门里躺着了。

郁锦音道:“做成新的‘玻璃大棚’有难度。”

“为何有难度?”

“一不方便灌溉,二不通风不利于植物生长,如果设定好通风口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他所制成的‘玻璃’是易碎品。”

姚起居郎突然想起来了,道:“是易碎!臣还听闻,那个偷师学艺的人和卖玻璃的那帮人打起来了,然后那里面的‘玻璃’成品全被砸碎了,汉子嚷着说要对方赔到倾家荡产——”

等了解的差不多了,议政殿也到了。

裴道生也提起了“玻璃”之争。

郁锦音把之前对起居郎说过的话又复述了一遍,裴道生主要关注的是‘玻璃’这个物体本身,到底能不能替代女帝的‘玻璃大棚’。

昨天夜里他得到消息时,连夜叫人去花高价买来一只玻璃杯。

这只玻璃杯纵使和女帝制造的‘玻璃’有着天差地别,可是做到这个份上,也是巧夺天工了,这世上从未有过如此轻巧又透明又光滑的工艺品,难怪引得人眼红还发生了命案。

现在这只玻璃杯已经在众大臣手中传了一个遍。

女帝来了后,这只玻璃杯就落到了女帝的手上。

郁锦音看了看,确定是硅酸盐制品,将它放回平台上,“制作‘玻璃’的人伤势如何?一定要保住他。”

“他已经无碍,倒是他的工人受伤严重,现在的官司正好进行到赔偿这里。”

其实偷师学艺的人,既然能想到抢别人的买卖,自然肯定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后面果然查出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