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影后的航天人生18(2 / 4)

“王总您好,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

“可以,能够回答的我都会说,请大家离抢救室远一些,不要阻挡医务人员进出。”

一群人拿着话筒,扛着摄像头跟着郁锦音移动,离开身后的白色封闭抢救室。

有记者小心翼翼地采访郁锦音:“王总,您好,离心机造成的失明还能恢复吗?”

“暂时性的失明是可以恢复的。”

郁锦音说完,记者就松了一口气。

有记者立刻追问:“那是不是说每个人参加离心机训练途中,都会遇到失明现象?”

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这期节目就难做了。但是也有人感到不解,以前的宇航员他们也见过,没听说哪个宇航员失明过。

大家都很紧张这个问题,要知道王眉的公司招聘的宇宙航天员足足有两万多人,要是大家一听说有失明的风险,胆子小的或者家人反对的,就很难再继续坚持下去,可能到最后,招不到两万人。

面对巨大的流量损失,那么电视节目组估计也要赔钱。

这个问题在郁锦音看来没有任何困难,在她眼里,就没有什么是科技解决不了的问题。

她微笑着说:“初步海选的人员没有通过系统的训练,能够承受住5G重力,确实很了不起。但是——”她话音一顿,“下次千万不要再这样尝试了。”

“昏迷后救助不及时是有可能造成大脑损伤的。经过系统的训练,比如肌肉回收血液的训练,就会保证在加重力的情况下,脑部不会缺血,人也就不会进入短暂失明或者昏迷的状态。这说到底,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科技,解决加重力情况下的血液回流困难。”郁锦音严肃解释道。

众人消化了一下她说的内容。

反应快的记者趁机采访:“据说您公司里的科学家郁锦音同志正在制造第五宇宙速度的宇宙飞船,在这种高速下,人体恐怕承受不了这种高速带来的重力吧?”

这才5G重力,要知道前面有二十多个选手进去体验,十五个人在重力加到3G时就受不了,按下了暂定按钮。

只有这一个通过了5G还晕了。

郁锦音听到记者说到自己的名字,浅浅笑了笑。

随后严肃地点点头:“人承受不了,需要借助外部扶住工具帮助人把四肢的血液收回心脏。目前这些辅助工具我们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中,这个问题,郁同志正在带领科学家们攻克,相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人类会完全克服这个问题。承受几千G甚至几万G的重力都不再是问题。”

“......”现场一片安静,这个话要是换成别人说可能没有人愿意相信,但这里是王眉的公司,她的公司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还有郁锦音这么出色的科学家,而且王总还给出了确切的时间——

这就说明科学家们确实正在研究这些,也确实有能力研究成功!

这一切简直太魔幻了。

所有人听着这句话,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

大家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超重力的问题解决了,那么第五宇宙速度还远吗?还远吗?不远了啊!!!

这一瞬间他们觉得,人在太空中忽然变得所向披靡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大家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想问问更深层次的问题但是又怕问到保密的东西,反而不敢轻易提问了。

有个记者问:“那在太空中,这些医生也会跟着宇宙航天员吗?”

郁锦音:“没错,会有一支完整的理疗队,也会有完整的太空医疗站。”

以前没有医疗团队跟着,宇航员们只能自己学习医疗知识,这是因为宇宙飞船空间局限性,载员数少,科技水平也有限,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

记者们倒吸一口气,有人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超重力失血的问题可以用科技来解决,那么是不是就说明——有高科技在,它会帮助人们应对难关。相应的,宇宙航天员的门槛也降低了一些?

怪不得招收这么多人......在场的记者和一些摄影人员忽然好后悔,为什么没有报名参加海选,这下子亏大了!

现场的昏迷人员也苏醒了。

医生为他检查了各项身体指标,都显示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了正常。

有人把刚才记者和王眉的对话告诉了他,他很高兴,这不就是说他的身体素质其实已经达到了宇宙航天员的标准?

只要他不出差错,登上宇宙飞船的许可证他已经拿到了一半了!

现场的人看着恢复过来的实验人员,一时间心绪不宁。

“早知道咱们也报名了!”

“是啊,我喜欢坐过山车,5G不行,但是3G加重力我肯定可以啊!”

“我的天呐我太惨了,我还能报名吗???”

现场,在一群闹哄哄的议论声里,确定实验人员都没有问题,又嘱咐在场的工作人员盯好实验阈值后,郁锦音离开现场。

做血液回流研究的工作人员跟在郁锦音身边大步走着:“王总,咱们的离心机数值最大值目前已经是人类的承受极限了,还需要调整吗?”

郁锦音脱掉实验服递给保镖:“需要再调高一些,我们的极限其实到了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