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卫青背锅(2 / 2)

向卫家的敌人,转向外甥霍去病是恰到好处。相较于卫青,霍去病的姓氏是个很好的缓冲。最重要的是霍去病从来不与士兵同甘共苦,赏功罚过,他负责罚,皇帝负责赏,这样一个纯粹的孤臣,皇帝会用的更放心。”

卫青一愣,旋即有些莫名心悸。

天幕说外甥长于绮罗,故此不像他一样习惯与士兵同甘共苦。原本卫青还觉得应该从小教导小外甥,与士兵同甘共苦是有必要的。可听到这里,他忽然反应过来,这于去病而言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或许,一开始霍去病不晓得与士兵同甘共苦是因为幼年经历与他不同,长于绮罗不晓得体恤底层士兵的苦。可恰是霍去病从不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兵愿意追随他出征,却不是要忠诚于他,皇帝才会特别宠爱霍去病。

想明白了这一点,卫青的心情就有些复杂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我想卫青大概也不会想到年轻的外甥竟然走在了自己前面。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再说卫青这一路。”

“相较于霍去病一路打得浪起来,卫青这一路就艰难多了。或者说,霍去病那头能够打得那么顺利,离不开舅舅的负重前行啊。按照汉武帝的计划,会对上伊稚斜单于及其主力的是霍去病,所以最好的骑兵也都给了霍去病。”

“然后给卫青的五万骑兵是外甥挑剩下的,骑兵是外甥挑剩的也就算了,亲甥舅哪有那么见外啊。关键是,汉武帝还给卫青安排了几个老六将校。”

想到之前提过的事情,李广觉得有些不妙。

“什么是老六,老六是个网络梗,说的是游戏中游离在团队之外的自由人或玩得比较菜,不顾同伴的玩家。用来形容那些能力不够,时常延误战机的将校是不是非常适合啊!那么这次的老六是谁呢?李广、赵食其。”

李广一僵,旋即却叹了口气,最后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从今往后,皇帝怕是不会再让他单独领兵了,哪怕让他给卫青和霍去病当个副将,都得看皇帝的心情。

“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就猝不及防下与伊稚斜主力遭遇。卫青的反应也很快,立即令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自己带着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

“出征前,汉武帝曾经叮嘱卫青‘李广年老数奇,毋使独当单于’,即李广这人运道实在不好,又一把年纪了,别让他直面单于。且李广做为一名老将,与赵食其一起负责侧面包抄,怎么看也没太大问题啊。”

“要不然让第一次出征的曹襄单独领一军负责侧面包抄吗?头一次上战场,又不是谁都是卫青和霍去病,一上来就能自己干。平阳侯曹襄是皇帝的外甥,摆明了就是安排来跟着卫青蹭军功的,卫青肯定要带在身边才放心啊。”

“事实证明,卫青还不如放曹襄去侧应,没准小伙子还真能行呢!”

“至于说卫青偏心好友公孙敖,为了让公孙敖拿头功,才让李广打侧翼,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这个怎么说呢?公孙敖上一回因为迷路做罪失侯,这次是戴罪上阵,只是校尉,《汉书》写卫青所部分工,公孙敖因为官职太小,分配任务都没写关于他的事,他是在李广这些前将军、后将军、左右将军之下的将校。”

“即便卫青想要照应老友,公孙敖区区校尉也顶替不了李广的位置。让公孙贺和李广换一换还有点可能性,但让公孙贺和李广换,又不符合皇帝的叮嘱啊。以卫青那老实性子,怎么可能违背汉武帝的要求。”

“李广却因这个怨怼卫青不让他打前锋直面单于,甚至不带向导就怒气冲冲出兵,最后迷路了。总共五万人,还被李广和赵食其带走部分去游沙漠了,以至于卫青所部孤军奋战,被坑一脸血,竟然还莫名其妙背上了挤兑老将的罪名,真能唱一曲窦娥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