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刚直不阿(2 / 2)

有所思!

刘彻怒目而视:我不是我没有!

“汉武帝见到非主流装束的江充非常赏识,交谈后更是十分高兴。江充说想要做出使匈奴的使者,皇帝就任命他为谒者,出使匈奴。突然觉得科举制出现前,皇帝用人都好任性啊。讨官这么容易,让我有种我去也能讨个官做的感觉。”

听得此言,秦始皇、秦二世等皇帝都点头表示赞同。封建王朝前期,百姓受教化的极少,以主播的见闻才学若到了这些王朝确实能做官。

“当然是感觉,哪怕是秦汉女性地位还没跌到谷底,一个女子跑去自荐,可能门都进不去。如果不怕死,给秦皇汉武表演个杂技魔术或许比展现才学拜官的可能性更高些。”

嬴政和刘彻的脸顿时一黑:这事是过不去了是吧!

“江充出使匈奴回来很快就被任命为绣衣使者,督捕三辅境内的盗贼,监察豪贵们的越礼过分行为【注1】。当时确有许多贵戚近臣骄奢越僭,江充为了冲KPI,将这些人一一弹劾,奏请没收这些人的马车,让这些贵戚子弟出钱赎罪,所得用来抗击匈奴。”

“皇帝因此认为江充忠直且奉法不阿,准其所奏。加上江充能言善辩,很会拍马屁,总能哄得皇帝开心,于是越发被信重。通过处置这些僭越的贵戚得到好处,江充也随之开始瞄准更高业绩。”

“不久后,江充外出碰上馆陶长公主在驰道上坐车行走。驰道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好不容易修条路却只能给皇帝走的道——啊,等等,江充走的是驰道吗?如果他走的不是驰道,他怎么知道长公主走驰道?”

之前因阿宋说到道路的事情,有些讲究效率的君王改变了驰道的作用。比如始皇帝意识到皇权已经无法只通过特权来维护威严后,为提高驰道利用率,已经下诏允许文武百官从驰道通行,黔首则被允许走官道。

不过被允许走驰道的官员和走官道的黔首需谨记按照不同权限及时避让车辆。比如皇帝过来了,你得靠边避让,比如黔首遇到执行公务的官吏要及时让路等等。古代不同阶层车马都有规制,并不难辨认。

“反正江充就是看到了馆陶长公主走驰道,于是拦车喝问。馆陶长公主回答说是受了太后的诏命,赶着去见太后。然后江充就说公主可以过,随从不可以过,于是把馆陶长公主的随从处罪,车马没收。”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走驰道时,他是自己走的吗?如果馆陶长公主真的是奉太后的诏命赶去相见,她的随从自然应该奉侍左右啊。”

天幕下馆陶长公主气得跳脚,这什么江充竟然敢踩他上位。

“这件事虽然得罪了馆陶长公主,但馆陶长公主如今能够依仗的不过是长公主的身份以及和太后的那点交情。江充是天子近臣只要讨好皇帝,对于踩长公主扬名完全没有压力。事实也是如此,江充这一行为越发充实了皇帝眼中忠直且奉法不阿的人设,得皇帝信任。”

“这让江充得意之余,也开始寻求更大的目标。那么什么人比踩馆陶长公主一脚,更有利于扬名呢?当然是太子刘据了。”

“不久后,在长安的太子派使者去甘泉宫问候父亲,使者前去甘泉宫路上走驰道被江充遇到了。江充于是将之扣留,太子不想父亲觉得自己御下不严,就派人去和江充求情道歉,希望这件事不要报给皇帝。”

“然江充本就是要借此巩固自己忠直人设自然不答应了,反手就报给了皇帝,还顺便告了太子一状,说太子竟然不让我告诉你。皇帝表示很满意,觉得江充很老实,于是越发信任江充,升官升官。江充及其亲族都跟着沾光,但事后又觉得自己得罪了太子,担心太子报复。”

“于是就这样江充单方面开始记恨太子,总觉得太子登基后会清算他,琢磨着如何搞死太子。”

“啊?”真老实人卫青睁大了眼睛,脸上写着满满的不解。

不是应该太子记恨江充吗,怎么说江充记恨太子?

馆陶长公主一口气提的老高,又松了下去。皇帝对她这个姑姑这般,对儿子竟然也是这般,感慨之余,又觉发寒,发现姑姑这个身份在皇帝面前并没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