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夺嫡之心(2 / 2)

因为有一种说法是汉武帝将霍去病当做自己的身外化身,通过霍去病去实现自己不能亲征的遗憾。”

卫青心下略有些担忧,若真是如此,皇帝是痛快了。可他外甥始终只是臣子,怕是会因皇帝的这份宠爱多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指责吧!

“汉武帝的文臣武将就此有了一个默认的共识,只要有卫青霍去病在一日,谁也别想动太子。然或许是卫家注定有一劫,不久之后,冠军侯霍去病便病故了。这一年霍去病不过虚24岁,按照我们现代人计算年龄的习惯应该是23岁。”

“十七岁一战封侯,二十三岁病故,霍去病就像大汉朝最璀璨的流星,在打出来六战皆捷,给后世武将留下了一个封狼居胥的武将天花板标准后,迅速离去了。这个年纪,许多与他齐名的名将大多尚未发迹,但他的一生却已经结束。”

“霍去病因此被称为汉武帝的限时外挂,因为太强,所以上天迫不及待的将他收回去了。”

听到这里不说卫青慌了,就连刘彻也坐不住了。他就那么两个大将军,老天爷能不能不要这么吝啬啊!年轻的帝王一心都是开疆拓土,只恨不得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天幕盖章的神将可以伴随他一生,甚至是生生世世。此事此刻君王可并不会想到未来卫霍是否会功高盖主这个问题。

“来人,去将霍公子给朕带过来。”刘彻觉得他需要亲眼看一看他的冠军侯,确定老天爷没有偷偷把他的冠军侯偷走。

“史书对冠军侯的死因只是一句简单病故,并没有详述,也因此充满了各种疑云。因何病故,我们前面分析过,不再详述。至于关于霍去病之死的疑云,放在第三部分详说。霍去病死后十一年,大将军卫青也随之病逝。”

“因为卫青生年不详,推测的死亡年龄是四十五——四十八岁之间,这在现代还是青壮年。许是童年太苦,少年时期虽然补足了一部分,但根基到底不够强健,又许是与霍去病一样沙场征战消耗太大,故此难以长寿。”

“不过卫青的战线没有霍去病那么长,所以又比外甥稍微好一点,活到了四十多岁。卫青、霍去病一死,卫太子就失去了他最大的保护。这时卫太子身边只有三两个在朝廷身份较高的亲近之人,其一是姨父公孙贺。”

“老话说亲娘舅还有另一句是姨父不是亲。如我前面说过那样,卫太子这个姨父虽然官至丞相,但只见他借卫家的光,实际上并没有为卫家和卫太子提供给正面助益,主打是个拖后腿。其二就是卫长公主与平阳侯的独子即太子的外甥曹宗。”

“曹宗承继平阳侯爵位,是万户侯,但在前朝并没有担任什么太高的官职,虽然是皇帝的外孙,在皇帝面前却说不上话。然后是卫青的长子卫伉,同样承袭了爵位,却没有承继父亲的将才。”

“简而言之,太子在前朝已经没有能够为他说话的人了。于是有些人又动了夺嫡的心思,这个人就是李夫人的兄弟,皇子刘髆的舅舅李广利。”

“此时,李夫人已经死了,但李夫人是个非常善于把握人心的女人。死前还用自己的死算计了汉武帝一把,让汉武帝答应善待她的兄弟。汉武帝为了让她的兄弟李广利封侯,甚至专门给李广利机会制造军功。”

“当然,最后现实给了汉武帝狠狠一巴掌,向他证明了并不是所有小舅子都是卫青。卫青这样的小舅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得了一个还想第二个,想啥呢?有这样的好处啊,想得美!”

刘彻就很尴尬!明明是正常君臣,可被天幕一说,自己好像成了喜新厌旧的渣男,而那个被厌的旧人就是现在还嫩生生的卫青。

卫青很好:我还没有成为大将军,已经有人等着取代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