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不可言说(2 / 3)

“卫子夫与弟弟卫青这姐弟二人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谦卑、温和、良善。温和良善这两个词用在一个皇后和一个大将军身上,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然偏偏就是如此,卫青曾被生父的妻儿虐待,被馆陶长公主绑架几乎丢了性命,可是在卫青成为大将军得势后,却不曾行过任何报复之举。李敢因父亲李广自杀去刺杀大将军,卫青因此受伤却不愿意追究,还想将此事隐瞒下来。”

“这种性格搁现代,许多人或许都要嫌弃他过于软弱。但就是这个在日常生活中软弱的好像很好欺负的大将军,却是匈奴人最畏惧的大将军。”

“这个卫青倒是不错!”窦太皇太后道。

卫青既然是皇帝的将星,窦太皇太后便不愿因私心伤他。可也不免担心自己死后,卫氏起来,因天幕透漏的未来记恨女儿,如今看来是不用忧心这些了。

“再说卫子夫,陈皇后曾经嫉妒于她,但在陈皇后被废后,卫子夫却不曾落井下石。自己朱颜辞镜,皇帝宠爱别的妃嫔,她也不会去嫉妒,在后宫处事公正,后宫嫔妃和宫人都敬皇后的德行,就连对外戚和卫家多有偏见的太史公司马迁亦赞其‘嘉夫德若斯’。”

“卫子夫给我的感觉是她非常了解自己的位置,也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要将自己当做皇帝的妻子,而是想着自己干得是一份皇帝内宅大总管的工作,或许对皇后们而言才是最适合的心态。于她而言,情情爱爱都是虚妄,而在后宫中想要长久恰好就需要这种性格。”

“观音婢,朕可不是那刘彻。”李世民忽然握着妻子的手道,“你要相信朕。”

长孙皇后笑着应了,可心里却有些莫名的感觉。

相较于其他帝王,她的丈夫自然是极好了。故此,她也常告诫自己要做个贤明的皇后。可她与卫子夫不同,卫子夫与刘彻更多是顺势而为,一开始就是主从关系,很难说爱不爱。可长孙皇后与丈夫却是青梅竹马。是妻者,齐也的少年夫妻,是彼此寄托性命的存在。

皇帝爱她,她亦爱皇帝,可有爱就会有私心,不管她行事多么贤明为人称赞,然丈夫宠爱其他嫔妃,她心里不敢说嫉妒,却也是有失落和酸涩的。那是一种完全不溶于她自幼所受教育,需要克制压抑的感情。

“在双璧相继离世之后,巫蛊之祸前,卫子夫依旧能够长居皇后之位,凭借的就是自己为人称赞的品德。卫子夫给人的感觉就像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却有着水滴石穿的力量。”

“这个皇后,我不如她!”陈氏长叹一声,旋即是释然。

陈氏并不觉得自己比卫子夫差,但作为当今的皇后,陈氏自认不如卫子夫。概因皇帝并不是容得别人违背他任何意愿的人,陈氏自幼娇宠,脾气不比皇帝小多少。面对□□的皇帝,陈氏这种以硬碰硬的性格是讨不了好的。

故此,陈氏开始认同天幕关于她与皇帝无子乃是福气的观点。皇帝并不是长情之人,馆陶长公主早年对太后和皇帝的那点恩惠并不足矣用太久。陈后兄弟子侄不成器,没有卫青、霍去病的将才,皇帝对陈家不会有什么耐心。

卫氏有大功于皇帝尚且难得善终,她若与皇帝有儿子,母子一旦见弃于皇帝,怕是要连整个陈家都赔进去。

“汉武帝是个专断独行的帝王,大概只有卫子夫这样如水一般的女子,才能在他的后宫稳居几十年。若汉武帝晚年没有犯糊涂,她也是最有资格陪葬茂陵的孝武皇后。”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后来发生的一切已经超过控制,怕是卫青在世也是无力回天,卫子夫也不算应对出错了。”

“因年代久远,加上卫子夫不似吕后等直接涉入朝政,关于她的记载并不算多。然除却以公正之名德备后宫外,关于卫子夫与儿子之间往来的记录,也展现出了她出众的见识。”

“汉武帝执政喜用酷吏,而太子性格宽厚经常会将一些过重的刑罚拨乱反正,此举为百姓所称道,却被酷吏所仇视。卫子夫常劝诫儿子应该顺从武帝的意思,不要擅自做主。皇帝那会儿正春秋鼎盛,并不觉得太子做错,反而非常赞赏。”

“太子听信了父亲的赞赏,并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导。可卫子夫是不知道儿子做得对吗?她知道,可她更知道儿子只是储君,还不是天子。”

“《韩非子·说难》中有个分桃的故事,弥子瑕为卫君所宠爱,一日与卫君游果园,吃到一个甜桃就随手递给了卫君。卫君说弥子瑕超爱我,吃桃子都要先试一试甜不甜才献给寡人。待弥子色衰爱弛,卫君不再宠爱他,曾经的分桃就成了罪证——弥子瑕竟然把吃剩的桃子给寡人!”

“汉武帝没糊涂的时候,太子这么做是我儿子真能干,会给朕查漏补缺,是朕的好帮手。待他老糊涂了,那么今日夸奖的能干就成了太子早怀不轨之心和父亲对着干的罪证了。”

“皇帝日渐老迈,太子尚在盛年,许是觉察了皇帝对太子宠爱不在。皇帝身边的黄门苏文、常融和王弼等人就暗中监视太子,经常看到一点东西就强行解读一番添枝加叶去向皇帝告密。皇后知道后,让太子禀明武帝杀死苏文等人。”

“可太子却过分信任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