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祈子得子(2 / 2)

祈女得女。若是来求子,得是身体康健的妇人在寺中斋戒七日后向佛讨笤。”

“讨得圣笤,就宿于单间的净室一宿。没讨到就是心不够诚,由和尚给她念经忏悔一回,再斋戒七日重新来一回。斋戒的屋子和净室,妇人的家人可以检查也可以在外面守夜。凡是来求子的人家大多能偿心愿,香客们出手十分大方,仅凭这一进项,和尚不需外出化缘或者经营他业就过得十分富贵了。”

“有人问这些妇人如何求来孩子,有说菩萨送子,有说梦罗汉送子,有说梦佛送子,也有没做梦的。有人是再不肯去,有人是食髓知味,求子上瘾。”

一些聪慧的人听到这里,心里马上“咯噔”了一下,并开始思索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求子案例。世上许多事情都经不住细想,只是平时很少有人会去想罢了。

“直到县里来了个大尹汪名旦,这位汪大尹乃是新科进士,少年锐意。到了本地知道此地夷汉杂居,最难治理,所以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治理地方。因其不畏豪强,又本领过人,来了不到半年,就使得县中盗贼绝迹,百姓信服。”

“初步解决了县内治安问题,汪大尹又开始琢磨着移风易俗教化百姓,然后就听完了求子的宝莲寺。到底是少年登科的之人,只听了一回,汪大尹就察觉到宝莲寺有鬼,于是亲自去宝莲寺考察。地方父母前来,和尚自然是热情接待。”

“然后汪大尹就说自己尚无子嗣,求教和尚该如何求子。和尚说汪大尹若要求子嗣到佛前拈香祈祷,夫人在府衙斋戒就能灵验。汪大尹就奇怪了怎么百姓求子就要送妇人来寺里斋戒,我求子夫人在家斋戒就行?”

“汪大尹越发觉得这宝莲寺有鬼,但他借机去了净室,也没发现破绽,只得回府。汪大尹回去以后想了个法子,他着人暗中请了两个女支女,安排好家仆护送二女去寺中求子。两姑娘一个带了银硃,一个带了墨汁。”

“斋戒七日后,二女留宿于净室,夜里果然有和尚从床前地板下的密道钻出,行奸yin之事。好家伙,这一宿连轴转来了好几个和尚,便是风月场出来的儿女都吃不消。每来一个二女就趁着黑灯瞎火将银硃和墨汁摸在和尚头顶。”

“第二日天没亮,汪大尹就点了人马包围宝莲寺,将一众僧侣集合起来。这些人闹了一宿,夜里又不敢随便亮灯,也不知道自己头上被摸了银硃和墨汁,被汪大尹抓了个人赃并获。”

“这个故事在其所在时代有个圆满的结局,就是yin僧悉数被处置,宝莲寺焚毁。凡是去寺庙求子的人家,孩子大了的逐出,小的溺死,妇人多有怀羞自缢。”

“然在我看来,结局却不是那么完美,和尚固然是该死,但那些妇人和孩子却实属无辜。求子的妇人并非都是主动去求子,多数是被丈夫和婆家逼迫前去。可出事了,将她们送入虎口的婆家都完美隐身,所有恶果都由无辜的妇人和孩子咽下了。”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会说那为什么去的妇人吃了亏不说出真相,又说不是还有人去过后主动去吗?”

确有此类想法的人皆是一僵,主播不是听不到他们之言吗,怎么好像能猜到他们的心思。

“啧~某些人啊,就是无良媒体思维。出事了,对凶手恨不得扒到他吃奶时期大事小事都要说一通,以证明凶手的可怜,作恶的无可奈何。对受害者是拿着放大镜从头发丝照到脚底下,找茬一样以其不完美来证明受害者受害都是罪有应得。”

“然,一个凶手哪怕他少年父母双亡,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生宛如九九八十一难,但只要他害得是与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就没有无辜可言,也没有所谓的情有可原。冤有头债有主,哪怕他曾经受过许多伤害,觉得天地对他不公,也不是他伤害无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