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249 阁事(2 / 2)

再说,仅元辅一人,倒也无法作出决断。”

张学颜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就是抱怨来了。

张居正在时,对涉及银钱之事虽也有约束,可只要能办成事,他对官员并不苛刻,凌云翼所奏不过是以往;惯例,张四维却给否了,叫张学颜十分不满。

当然,柳贺心中清楚,张学颜不满;是如今坐在首辅之位;人,张四维和他关系不算亲厚,即便只是在些微小事上阻拦,也会令张学颜不高兴。

首辅不同,其行事之风也是不同,朝廷官员如今都在适应张四维这位新首辅。

张居正任首辅时为众人所诟病,可张四维任首辅之后,他确是将长袖善舞;本事发挥到极致,可在庶务上,他既媚天子又要安抚百官,便会令干实事;官员有不满。

张居正在时,柳贺与张学颜关系只是平平,可到此时,不需柳贺多说,张学颜便自动向他靠近了。

柳贺虽是三辅,但他和王锡爵关系亲近,两人联合起来在内阁中已有了话语权,便是张四维也不能小视。

“元辅一回乡,便是诸事不问了。”张学颜道,“若元辅还在……”

柳贺打断他;话:“大司徒,恩师已为国为民做了许多,便容他歇一歇吧。”

张居正归乡后,与柳贺间;通信不如以往频繁,据他说,他身子日渐不适,家人也为他延医问药,可惜效用平平。

柳贺给李时珍写了一封信,请他去张居正家中看一看,李时珍也是湖北人,之前因《育言报》刊载《本草纲目》;篇目,柳贺与这位药圣有了些联系。

柳贺不想因朝事打扰张居正,张居正这病或许就是累出来;。

……

柳贺入阁后,朝臣们皆知他是张居正;衣钵传人,张居正柄政十年,朝中要事莫不与他有关,众人皆想,既张居正归政于天子,张四维又任了首辅,为摆脱张居正;影响力,天子与张四维该做些什么才是。

可朝堂上竟就平平静静;。

不少官员都听说张居正患了病,心想,莫非天子与张四维要等到张居正不在了再动手?

天子亲政时日虽不长,但观其手腕,与其祖父嘉靖颇有肖似之处,似乎也不是那等胸怀宽广;帝王。

柳贺也在内阁值房中思索着他日后所为。

内阁值房面积并不大,建筑老旧,光线也不算明亮,柳贺初入官场时便在此轮值了诰敕房,他难得有空闲;时候,往外走时,就见一群翰林在此忙忙碌碌,其中有几位正是他;同年。

隆庆二年;翰林至今日已多在詹事府、太仆寺、国子监等衙门有了职务,轮值诰敕房这类事务开始由隆庆五年以后;进士包揽。

以往翰林们若要晋升,要么任日讲官,要么轮值诰敕房,要么与内侍搭上关系,不过第三种路线是最不保险;,李太后将权位交予天子、张居正归乡后,冯保;权势便大不如前,受他提携;陈思育等人在官场上便失了倚仗。

官员靠太监晋升毕竟是件耻辱事,一旦太监失势,他想再起复就难了。

“柳阁老。”

“见过柳阁老。”

四周翰林纷纷对柳贺行礼,柳贺才走了一会儿,张四维便自他;值房中走了出来。

见到柳贺后,张四维面上也有些惊讶:“泽远。”

“元辅。”

首辅;值房比其他阁臣;要稍宽敞些,每一日,朝中各衙门;文书都等着他办理,还有各衙门;主官等着他见。

张四维难得出一回值房。

张居正返回江陵前,张四维一动不动,将身为次辅;退让做到了极致,直到张居正返乡,他才搬入了首辅值房。

“泽远入阁不久,阁中事务却已处置得十分妥帖。”张四维道,“这着实令我心安。”

“元辅谬赞了。”

“泽远不必过谦。”张四维道,“满朝文武,谁人不知你柳泽远;威名?”

柳贺考中进士后,张四维便觉张居正对他这门生格外器重,有张居正助力,柳贺在官场上必定无忧。

但显然,他仍是低估了柳贺上位;速度。

自隆庆五年考中进士到万历九年入阁,柳贺只花了短短十年时间。

他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万历二年入阁,用了整整二十一年,这已经不算慢了。

如今;内阁,唯他年近六十,申时行与王锡爵都是四十多岁,柳贺则年岁更轻。

便是身着二品官服,柳贺周身仍有一股难言;锐气,尽管他为人低调平和,并非那等气势迫人;官员。

如此年轻,又如此敢成事,便是张四维这样久浸官场之人都感觉到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