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第 85 章 似乎仍能感受……(2 / 5)

慕娇靥 望烟 3333 字 11个月前

,对人行礼。

“元元”郜居同样一脸吃惊,大步走过来,“你怎么来洛州府了我说怎么没在红河县找到你。”

听这话,孟元元知道是郜居找过自己。郜居每年都会在冬月前归家,停止海上的买卖,也是从父亲失去消息的那年起,她每到差不多时候,就会等在红河县的渡头,问这位郜家伯父,是否有自己父亲的消息。

郜居和孟父有很深的交情,海上还被孟父救过一命。是以,他每次海上回来,总会在红河县停一下,见见孟元元。

“屋里说,”郜居嗓门子高,笑起来也洪亮,“来得正好,让你伯母给你烧鱼吃。”

进了前厅,孟元元被招呼着坐下。自从进门,就是这位阿伯一直说话,她只是笑着听。

与贺家那样冰冷的高门相比,郜家这样的平常人家,让她觉得舒服,不用去管那好些的规矩“我来州府有几日了,所以阿伯才没在红河县找着我。”

孟元元不想过多去说秦家的乱子,免得郜家再帮她而掺和进来。

“哦,”郜居坐与主座,是知道点秦家的事,一个男长辈不好多说别的,只道,“也好,过来跟着自己的相公。”

郜英彦从外面进来,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换上一件整齐的衣裳。他是跟着父亲,同样的海运讨生活,大概经常与人交际,性子很是爽朗。

后面跟着个婆子,给厅里的三人一一上了茶水。

说了几句近况,孟元元开了口“阿伯,这趟出去可有我父亲的消息”

来郜家就是问这个,眼看外面更加阴沉,她还需要渡江赶回去。问出的时候,心里仍是紧张,希望会有一点消息。

郜居端着茶盏,常年海风吹拂,脸色偏黝黑“我这趟和大郎走的不远,到了南洋的越裳、真腊。途中我也留意打听过,可没有孟兄的消息。”

虽然多年都是这样的答案,可亲耳听到,心中还是感到失落。

“阿伯挂心了。”孟元元道声谢。

眼前,郜居和郜英彦目光中皆有些担忧,她回以一笑,心中感激。这对郜家父子,不禁让她想起父亲和大哥。

四年前,孟家父子乘船出海,再没回来。有说是遇上风暴沉了海底,有说是遇到了海盗总之,近一年没有消息,都说死在了海上。母亲体弱,一度病倒不起,孟家族里的那些人开始盯上她家产业。

趁着母亲病,她又年幼,打着孟家产业不能有女人掌握的由头,三天两头的上门逼迫。后来,母亲把她送回了红河县舅舅家,自己一人留在权州府孟家,与那一帮族人相斗。

至于孟家后来发生了什么,孟元元不知道,母亲信中总会说一切都好。半年后母亲来到红河县,已瘦得脱了形,熬着陪了她半年,便撒手而去。

母亲临走前,曾跟她说,父亲会回来。

纷杂的过往如同屋外厚压的云层,密密匝匝透不上气。

“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晚了没有船。”收拾好情绪,孟元元站起来想要告辞。

“你一个人来的”郜居放下茶盏,眼中一时有些复杂,“这连盏茶都没喝完。”

这北城到南城要渡江,她相公没陪着,竟连个下人也不给安排还要自己去江边等渡船。

郜英彦也站起来,客气道“孟家妹妹歇歇,在家里用顿饭罢。”

孟元元的确大早上出来,一点儿东西没吃,如今过了晌午,早就空了肚子,走起路来都发虚“我还”

“留谁用饭呢”一个妇人走进内院,还未进厅门,就冲里面说了声,也就打散了孟元元要出口的推辞。

“瞧,你伯母回来了。”郜居笑着看去门处。

进来的正是郜夫人,一眼就看见站在厅里的姑娘,眼睛一亮“你谁家的女儿”

眼里看着,心里同时盘算,这样好看的姑娘,留着做儿媳不错。谁知丈夫下一句话,就浇灭了她心中刚升起的小火苗。

郜居指着孟元元介绍“孟兄弟的女儿元元,你不记得了”

“哦,元元啊。”郜夫人赶紧上去,上下打量,嘴里也不忘说着,“许多年没见了,瞧瞧出落的花儿一样。”

就这样,孟元元没有走成,硬被郜夫人留住用饭,还说自家女儿今儿回来,正好一大桌的热闹。

郜夫人性子直接,说话也带着一股子辣劲儿。一边拉着孟元元说话,一边让儿子去吩咐婆子烧菜做饭。

没一会儿,郜家出嫁的女儿也来了,整个前厅一片说笑声。商贾人家没有士族那般的许多规矩,几人围坐饭桌前用饭,也是自在。

只是饭后,天下起了雪。

郜英彦出去打听回来,说是江边已经没有渡船,下雪天船公早早回了家,过江的话,只能等明日。
<